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 正文

几张老照片 道出慈溪县越剧团的梨园旧影—扬剧玉蜻蜓

导语:  “这是几张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照片,照片中1980年上海静安越剧团戚雅仙、毕春芳等人应邀来慈溪商业演出,在县政府招待所门口留影纪念。随后他们在招待所和慈溪越剧团演职员工交流并进行专业辅导,现场气氛热烈。”时任慈溪越剧团党支...

  “这是几张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照片,照片中1980年上海静安越剧团戚雅仙、毕春芳等人应邀来慈溪商业演出,在县政府招待所门口留影纪念。随后他们在招待所和慈溪越剧团演职员工交流并进行专业辅导,现场气氛热烈。”时任慈溪越剧团党支部书记的陈珊岳讲述起那段时光,眼神中依然闪烁着熠熠光芒。

  据陈珊岳回忆,1976年8月他调任到越剧团,紧接着在10月就迎来戏曲创作在题材、样式等方面的推陈出新,当时越剧团排演的有两出戏,分别是古装越剧《十五贯》和现代越剧《洪湖赤卫队》。但在越剧团发展之路上,也遇到了缺演员、缺剧本、缺道具、缺服装等各种现实困难。

  为了让越剧团焕发生机,在县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1978年12月招收了第一批20名新学员,其中包括原来京训班有基础的演员,第二批、三批又分别招录8名,并邀请了吴笑笑、张少鹏、丹桂红、张秀英等越剧团老演员对新学员进行唱腔、白口、动作等越剧基础培训。“一方面把其他团请进来演出,让学员观摩表演和交流学习。另一方面,派青年演员去上海越剧院、省小百花越剧团及省级艺校进修与深造。”

  改革开放的春风,让蛰伏多年的越剧团重新绽放。陈珊岳回忆说,通过培训,学员的戏曲艺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当时演员青春靓丽,朝气蓬勃;节目推陈出新,捷报频传。第一部古装越剧《血手印》上演后在宁波轰动一时,特别是到余姚剧院演出时,连续上演了27天,每天两场,场场爆满。随后排演的《玉蜻蜓》因为有我团名角张惠君等老演员与陈丽炯等年轻演员精彩的同台出演,更是一票难求。在宁波大会堂演出时,许多戏迷连夜排队只为购买到次日的门票。

  据记载,慈溪越剧团成立于1953年,1968年至1976年间曾改名为“慈溪县文工队”,1978年复名为“慈溪县越剧团”,1987年4月因连年亏损撤销,该团演职员工被另行安排工作。陈珊岳拿出一张在1978年越剧团复名到1987年撤销期间全体演职人员的合照,该合照摄于2006年10月纪念越剧诞辰100周年。“一共应到101人,实到95人,后来,这批人中大多数被分配到全市各单位各系统工作,我们群众文化生活的活跃,离不开这些人的推动。”

  近期,陈珊岳也很关注“慈溪超有戏”2025金黄道地戏曲大会,“‘慈溪超有戏’活动面向社会,能激发更多新老戏曲爱好者参与,是个非常好的活动,希望越办越好!”

本站严格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仅分享已标注来源的公开事实信息,不复制原创内容。若权利人认为内容侵权,请于30日内联系,我们将立即核实并删除。网站邮箱;yuzhibolangzi@gmail.com 通知邮箱谢谢!
上一篇:世界戏剧日·宠粉福利之 越剧《王老虎抢亲》重温经典传奇扬剧玉蜻蜓 下一篇:消息传来!著名表演艺术家今天上午去世2025年6月24日扬剧玉蜻蜓